2012年9月26日18:30,浙江大学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新生培训系列活动之科研论文写作讲座在D511举行。此次受邀作报告的是IBE团队优秀研究生,浙江大学2011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平建峰博士后。
平建峰博士后为大家讲解了完成一篇科研论文的基本流程,共分为五个部分:文献研究,科学问题提炼,实验设计与展开,开始论文写作,论文投稿与修改。文献研究作为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他结合团队每年要求研究生新生写作文献综述的实际情况,建议大家认真完成,以更快、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科学问题提炼部分,他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选定合适的课题研究方向,那便是: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他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实验室自身条件等因素,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实验设计部分,他强调的是,必须要给论文提供必须的数据来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对于论文写作和投稿等工作,平建峰博士后也做了详细的讲解。
会议期间,团队带头人应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论文写作方面的一些心得。谈到一篇论文被拒的原因时,他从创新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写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写作方面,应老师特意强调了两点,其一为注重模仿能力的培养,其二为,写作过程中避免加入自我评价等偏主观性的内容。实验方面,应老师的建议是,尽量用最少的实验数据获得最多的试验信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的规范性。
报告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问题诸如,发表第一篇论文时的感受,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等等,平建峰博士后都一一做了详尽的回答。最后他建议大家在平时多注意积累,试着将英语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会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了优秀师兄师姐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日后的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更坚定了他们投身科研事业,努力有所作为的信念。
文:执笔/张卢锐,修改/吕敏思,图:胡栋